文匯: 中一加「科研科」 「星搖籃」重互動

6年出3「星」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冀育更多新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包含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的STEM教育,是培育新一代科研人才的關鍵。香港近年有不少中學生以創新發明揚威國際,甚至獲命名小行星成為「星之子/女」,但要讓社會有效發展科學氛圍,更需要將科研精神有效推廣開去。過去6年間曾誕生3名「星之子/女」的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綜合過往經驗,今學年起在原有的科學課程外開辦初中校本「科學研究科」,讓學生於每星期三節的恒常課堂中,透過動手參與,將科研思維進一步發揮;長遠希望將「星光」遍及更多更多年輕人。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多年來一直鼓勵學生參與校外科學比賽,而將科研科納入正規課程,則要追溯至校長何力生3年前上任。他表示,學校團隊希望把握學校於推動科研的優勢,讓課外活動提升至學科層次,有系統地培育更多具潛質的學生,「不想累積的經驗流失,也不想學校只看着重參賽『追星』。」

每周共三節上課105分鐘

適逢政府加大力度推廣STEM教育,該校經過相關科目老師籌備後亦在今年9月起於中一級推行科研科。受到學校空間、儀器、教師人手及資金所限,現時該校暫開設1班,讓獲選學生用原有供實用科目包括家政、木工等的課時,每周上三節共105分鐘的科研課。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科研科的課程框架不會與初中科學基礎知識重疊,而是注重課堂互動,鼓勵學生動手製作,同時要求學生閱讀科學論文、撰寫報告和短講。內容包括中一級會製作玩具和簡單實驗認識科學原理和撰寫論文,中二級則進而學習設計科學實驗,中三級則作探研究實驗、寫論文等。

以有趣實驗啟發對科學興趣

該科主要由分別在2008年及2013年帶領學生兩度「摘星」、曾獲頒發「全國十佳優秀科技教師」的陶婉雯任教。她認為以有趣的實驗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最為重要,開科兩個多月,早前她曾在堂上要求學生製作羽毛筆,當中涉及重力及毛細管作用原理,將儲存在筆身的墨水帶到筆尖以書寫。在製作前,學生要先認識採用相似原理的鋼筆並用鋼筆寫字,「很多同學沒用過鋼筆,亦不知道寫字時要遷就方向同力度」,這些過程都可望引起其興趣。完成製作後,學生需要歸納經驗,撰寫報告並提出改良羽毛筆的方法。

除科研創新思維外,該校亦特別注重培養學生與科學相關的「說故事能力」,包括將研究或發明的內容、目的等撰寫成報告,在鍛煉演說技巧後,就可向普羅大眾深入淺出介紹當中的原理。陶婉雯表示,此舉對推廣科研氛圍非常重要,若學生有機會出外參賽,亦可幫助其創新發明更易被外界賞識,更好地裝備成為新一代的年輕科學家。

雖然現時只有一班科研科學生,但何力生強調,期望校內全體老師未來都能夠投入科研氛圍;該校計劃將推動科學教育的方法及經驗,積極與其他學校分享,期望香港教育界可追上上海、新加坡等地的科研步伐,培育更多世界級科研新星。

特測篩選學生 揀善解難表達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在開辦科學研究科時,吸引約40名中一生報名,但最終只挑選出8人修讀,而校方在篩選學生時利用了一套獨特且有趣的測試方法,讓學生發揮創意,同時判斷他們是否具有解難能力和表達能力等特質。

負責老師陶婉雯指,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創造力、技能發展及解難能力,因此在挑選適合入讀科研科的學生時,採用了特別的方式,例如當中的技能測試,其中一條題目要求學生以5厘米直線作為直徑,利用不同方法剪出一個圓形,有學生會用不斷對摺的方式剪出圓形,同時亦有學生無法完成指令,剪出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

測試又要求學生在指引下試用實驗室儀器「移液管吸注器」(Pipette filler)。陶婉雯指,一般中一生其實不懂使用上述儀器,而老師則判斷學生能否在一般情況下,較嚴謹地依照指示完成科學步驟。

看重科學潛質及主動性

上述測試設有面試及筆試,以了解學生的創意和表達能力;例如有題目要求學生利用方法分開500克大米和300克黃豆,校方預備的答案是用篩去分隔,但有學生提出一些有趣且不成功的方法,例如用聲音震盪、浸水令黃豆浮起,甚至「蒸熟大米同黃豆,叫老鼠去食晒啲米,因為『老鼠愛大米』!」一些答案天馬行空,令老師哭笑不得。

校長何力生認為,學生在測試時答題正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顯出科學的潛質及主動性。他續稱,該校去年於「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Intel ISEF)憑「天然膠布」獲獎的「星之女」簡泳怡,其初中時英文水平不算突出,但校方仍積極支持及鼓勵她參與要以英文撰寫報告的國際比賽,終令她的創意和天分得以發揮。

不過,何力生亦提到,現時香港的大學升學制度,始終要求學生於文憑試的中英數及通識科成績達「3322」或以上,對富有科學才能但傳統學業成績未必出色的學生不利,甚至促使部分人在高中因為要專注學業而放棄創新發明,對此甚感可惜。

何力生:無先例資金少挑戰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作為首間在中一起開辦針對科學探究精神的「科研科」中學,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校長何力生指,老師團隊在籌備時一直抱着戰戰兢兢心態「摸着石頭過河」,直至今學年終於落實課程框架,順利開課,學校仍然面對資金不足的問題,可說是挑戰重重。

何力生表示,本港未有學校開辦過同類科目,沒有先例可循,而該科也同時要配合初中生正規學習,所以校方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包括邀請於電子教學很有心得的前校長梁海天擔任顧問,又聯合資訊科技、生物、化學等科目的老師,一同為課程設計提出意見,讓課堂活動及內容結構更完善。

科研科課程框架「有着落」,但學校面對的還有資金的問題。何力生坦言,發展科研是「倒錢落海,因可能實驗做逾一萬次都不成功」,惟校方仍會全力支持學生的創新科研項目,因此投放的人力和物力都不少。該校是津貼學校,資源或不及直資及私立學校,現時該校部分實驗器材是向大學借用,若偶爾帶隊離港參賽,老師少不免要自掏腰包付出部分費用。他透露,學校獲校友和社會人士熱心捐助支持部分推動科研的經費,而校方正計劃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同時期望新成立的創科局能撥款支持學界科研,及更多社會有心人願意捐助,以便將科研教學推廣。

創意較高端科技更重要

面對資源有限的問題,何力生指,科研同樣可以豐儉由人,而該校不主張用「高科技、貴器材」,亦可讓學生發揮創意。陶婉雯則表示,過往帶隊參加國際比賽時,有評判便指出,該校作品貼近生活,更像中學生的科研項目,反映國際專家亦認同,對科學家「幼苗」來說,創意較高端科技更重要。